湖底掘進 地鐵“穿越”南湖
在南湖大橋東側,一個長160米、寬40米,由裝滿河砂的黑色膜袋堆成的圍堰出現在湖面。這是記者昨日在南湖圍堰工程施工現場看到的景象。據悉,地鐵1號線南湖公園段自上月開始圍堰施工以來,至昨日完成圍堰內的抽水工作。下一步,將對湖底實施注漿加固處理,為12月中旬的盾構進場施工做好準備。盾構掘進通過南湖,預計在明年2月份完成。
如何圍堰? 將注漿加固圍堰內土層
在圍堰施工現場,只見多臺抽水機同時開動,圍堰內的湖水已經所剩不多,部分區域露出了黑褐色的湖面。
據中鐵四局十三標項目總工葉建紅介紹,圍堰抽水已經進行了3天,至10日下午全部完成,總計抽水約1萬立方米。下一步,將進行渣土回填形成工作平臺,再對立面進行注漿加固,為盾構機進場施工做好準備。
現場黑色膜袋組成的圍堰只是從南湖東岸延伸到湖心160米長的水域,并沒有連接上西岸。靠近西岸附近約90米距離的水域為何不用圍堰呢?
葉建紅表示,這是因為靠近南湖東岸附近地質條件為軟弱底層,為確保通車運營和盾構施工安全,要對湖底標高到隧道頂的厚度小于6米的區域采用圍堰施工,圍堰后對軟弱地層進行注漿加固處理。這部分圍堰面積為160*40米,但西岸附近90米范圍的湖底標高超過了6米,因此并不需要進行圍堰及加固處理。
據悉,南寧地鐵1號線13標施工范圍為一站兩區間(即南湖站,民族廣場站—麻村站—南湖站兩個區間),區間長度分別為945米和1155米。施工方將采用盾構法進行施工。從南湖公園東岸的南湖站西端始發,穿越南湖湖底,經過麻村站,最后從民族廣場站吊出。
如何施工? 盾構機一天打通6米隧道
麻村站至南湖站區間內是地鐵1號線唯一的一處水下施工點,長1155米,為雙洞單線隧道,采用盾構法施工。自南湖大橋東岸的南湖站西端始發,穿越南湖湖底。隧道洞徑5.4m,其中穿越南湖段約250m,湖底隧道埋深4.2m~11m。
在完成對湖底軟弱地層的注漿加固后,盾構機作業將于12月中旬進場。據悉,盾構施工是目前非常先進的隧道施工工藝, 為保持水土平衡,水壓也可以在降壓艙進行調整。屆時,這兩個大家伙將被吊到施工現場,再下井拼裝。
施工過程中,盾構自動往前,由帶刀盤的前盾掘進,將攪出的土石放進土艙然后通過輸送帶往后輸送,再通過運沙車軌道運到出砂孔。就這樣一邊往前一邊輸送,隧道的孔洞就逐漸形成了。再配套上管片,管片是拼裝的,一圈6片組成一環為1.5米。拼裝之后進行注漿,注漿之后盾構機再繼續往前走,隧道就這樣在盾構機的“前行”中,在其“身后”一步步地形成。
因為穿過南湖湖底的隧道為雙洞型,葉建紅表示,將采用兩臺機器同步施工的方式,右線首發。盾構機正常“行走”,一天可以掘進三四環,即4.5米到6米。盾構完全“走”完南湖,預計在明年2月完成。
何時恢復? 明年4月拆完恢復景觀
南湖如同鑲嵌在南寧市版圖上的一顆明珠,現在這顆明珠要“大興土木”,對其景觀環境和水質是否會造成負面影響,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曾有市民反映,在9月22日上午,圍堰施工的湖面上就出現了一些土黃色泡沫狀漂浮物。
“當時產生的漂浮物的主要成分是沙石,不包含有害物質。”葉建紅表示,漂浮物主要是河砂和黃土中的有機物遇水后形成的泡沫, 及時清理后,對南湖水質沒有影響。在上個月22日剛開始圍堰時,周邊還沒有進行濾網防護,因此產生了一些泡沫飄出去。針對此情況,項目部管理人員立即在圍堰施工范圍設置密目網形成閉合圈進行攔截,將既有的、及以后產生的泡沫及時打撈處理,同時加強河砂等材料的質量把關,加大了湖面監控頻率。
據悉,為滿足南湖環保要求,相比利用泥土圍堰污染湖水的做法,此次通過目前比較先進的土工膜袋用高壓灌沙的方法圍堰抽水,由于砂袋里還有防水膜,圍堰對周圍的污染較小,便于完工后清理。接下來的施工都將在圍堰中完成,不會再對南湖景觀、水質產生影響。
明年2、3月,盾構掘進施工完成后,將進行圍堰拆除等收尾工作,同時恢復南湖景觀。整個工程預計在4月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