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地鐵上的空調總是夏天太冷冬天又熱過頭?
地鐵空調不舒服,有幾方面原因。首先,大城市的地鐵,比如上海、北京,都是歷史綿延已久的。以上海來說,1號線運營已垂20年,新線路還在不斷地修造,1號線的不少老列車都到了退役邊緣。這個情況下,列車空調的性能老化也不可避免。其次,以上海地鐵來說,需要行駛在高架橋、地底甚至海邊的環境,室外溫度的差別巨大,而列車空調的調節能力又相對較差,所以會出現時冷時熱也不為奇。其三,比較老式的地鐵列車,空調的調節都是通過檔位來實現,并不能實現“調到幾度就幾度”,只能通過不同檔位來調整風量和冷熱程度。新線路的列車相對好一些,有的還實現了每節車廂可調整不同檔位,但與體量較小的民用空調或車用空調相比,在調整的即時性上還是有很大的差別,上海地鐵的司機只能調整整部列車的溫度,對比較先進的“每節可調”列車,如果要調溫,就需要工作人員到每節車廂去調整。最后,地鐵列車上的人很多,每個人的體感溫度有差異,所以地鐵只能執行一個相對比較僵硬的標準。在上海,標準是:當外界的環境溫度達到35℃時,車內平均溫度不高于27℃;當外界溫度超過35℃時,車內平均溫度與外界的溫差不小于7℃。這個標準當然是僵硬的,衣服穿得多少,是否站風口,身體情況如何,都會影響體感溫度。同時,因為“眾口難調”,所以地鐵方面也很難即時根據乘客需求調整。通常情況下乘客可以撥打地鐵熱線,報出自己所在的列車車廂號,要求調溫。但問題是,多數乘客也就坐幾站,根本沒這個工夫打電話;同時,收到一個電話地鐵方面還不會調溫,至少要幾個人同時打,才會調溫;調溫還需要時間,調完了,乘客早就下車了。所以這個功能基本上形同虛設。這幾個因素綜合作用,就導致地鐵的空調不甚舒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