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地鐵1號線民族大學站多措并舉推進施工生產進度
南寧地鐵1號線05標項目包含民族大學站、西鄉塘客運站-民族大學站區間、民族大學站-清川站區間一站二區間。目前,民族大學站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已經全部完成,區間隧道掘進快速推進,附屬結構施工工作也逐步開展。
西鄉塘客運站-民族大學站區間起點為西鄉塘客運站,終點為民族大學站,主要沿大學西路下方敷設,采用盾構法施工。區間左線全長1144.453米,右線全長1149.568米,區間設聯絡通道及廢水泵房1處,采用礦山法施工。西鄉塘客運站-民族大學站區間右線盾構機于2014年1月18日從民族大學站西端始發,目前掘進474環,左線于2014年3月1日從民族大學站西端始發,目前掘進340環。
加大技術攻關力度,確保盾構機順利穿越砂層及泥巖段
在盾構機始發100多米后進入砂層地段,砂層地段隧道埋深約15米,隧道頂部砂層最大高度為8米。項目部根據砂層穩定性差,地面沉降難控制的特點,加強地面監測,信息化動態施工,及時調整掘進參數。提高了盾構機土倉壓力,減小刀盤轉速,減小對砂層擾動,同時,加大同步注漿壓力,并及時進行二次注漿補強。并在盾體上方及土倉中注入膨潤土,控制地面沉降。
同時,左右線各需穿越300多米區域的泥巖斷面,其中大部分區域為非全斷面泥巖,頂部為砂層,下部為泥巖,部分為全斷面泥巖層地層。針對泥巖地層易結泥餅現象,通過向盾構機注入分散劑避免刀盤結泥餅。同時,針對上軟下硬的半斷面泥巖地層,項目部繼續改進通過砂層段掘進參數,較好地控制了地面沉降。目前,右線盾構機已經成功穿越泥巖地段,地面沉降處于可控狀態。
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成型隧道質量。
面對南寧盾構掘進范圍內存在粉土、粉質粘土、砂層、圓礫層、泥巖等復合地層問題。項目部初期施工質量不太理想,出現了錯臺、漏水、地面沉降等現象。
為了改善管片拼裝質量及控制地面沉降現象,項目部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邀請業主、監理、公司專家進行指導。從根本上提升管理人員及工班人員素質,形成了一套針對南寧地層的掘進理念。并針對不同地層,及時調整掘進參數,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成型隧道質量,控制地面沉降。
以區間施工為主線,穩定推進車站附屬結構施工
南寧地鐵1號線05標項目是一個含車站和盾構的綜合項目,在大力推進盾構掘進中,根據項目特點,項目部抓住機遇,提前籌劃,穩定推進車站附屬施工,確保年底附屬結構完成50%以上。
截止目前,民族大學站附屬結構交通疏解道路已經完成,車站頂板回填已經基本完成,南北通車道已經硬化,即將按照附屬施工的疏解方案進行大學西路的圍蔽。出入口施工方案已經基本編制完成,附屬結構施工逐步展開。
一崗雙責、強化教育、檢查到位,嚴格管控施工安全
項目部制定了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和安全生產責任制,實行安全生產全員化管理,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實行“一崗雙責”制,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必須嚴控職責范圍內的安全工作,將安全工作貫穿于施工生產的全過程。
人員上崗前必須先進行崗前培訓,讓工人熟悉基本的安全操作規程、注意事項。尤其是對特種操作人員(如焊工、電工、爆破工、龍門吊司機、司索、電瓶車司機等)進行了專門的安全技術教育,并對各工種進行了專項安全技術交底。
項目部每周舉行一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并形成慣例。在每次檢查結束后都做了會后總結并形成報告,對于現場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下發了《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并督促施工隊限期整改完畢,確保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快速消除,保持良好的安全態勢。
保質量、保安全,提高施工進度
項目部在施工中選配技術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擔任盾構掘進工班長及司機,多次開展專門性的技術學習,內容涵蓋地層分析、掘進參數總結、盾構機操作與維修等多個方面,提高了技術管理人員的崗位能力和技能水平;充分利用班前教育、班中教育等途徑對工班施工人員進行崗位職責宣貫,詳細進行施工技術交底;項目部班子成員每天現場值班,加強現場巡視與協調管理,盾構施工快速推進。
截至2014年5月11日,右線始發后除去春節期間停工和后期管片發運的影響,實際施工時間為70天,西民區間右線共掘進480環(區間總長767環),平均每天掘進6.86環。左線實際掘進67天,共掘進354環(共764環),平均每天掘進5.34環。
對比總體施工計劃,進度壓力仍然巨大。管片供應、渣土運輸等問題依然是制約施工進度的主要因素。
總結成績,分析不足,繼續強力優化施工生產
前期掘進工作,既有成績也存在不足,尤其是通過解決問題而積累的經驗才彌足珍貴,特別是針對南寧特殊的地層總結了盾構掘進施工管理的豐富經驗,為后續的快速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證。